10月23日上午,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颁发,共214项(人)获奖。
2023年度上海科技奖授予吴光辉、丁健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修发贤、胡伟达、曲大辉、黄正、汤奇荣、林浩东、李辉、舒易来、张亚林、张少霆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46项基础研究类科技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29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1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另授予4位外籍专家艾尔莎·瑞秋曼尼斯、雷内·贝尔纳茨、岳尔根·约斯特、简-皮埃尔·马乔拉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本年度科技功臣奖获奖人之一吴光辉院士,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C919大型客机系列总设计师,是中国航空领域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先后担任过4个型号军、民飞机总设计师,从国内第一型自主研制的预警机空警2000,到首款喷气支线客机ARJ21和大型客机C919,40多年来一直从事飞机设计与研发工作,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
丁健院士是中国药学领域杰出的领军科学家。在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十年间,他领导全所建成了符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在中国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发起中国科学院“个性化药物”战略先导A类科技专项,为国内个性化药物精准治疗的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分析指出,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进一步突出科技奖励工作导向。在奖项总数大幅缩减情况下,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创发明的奖励。授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占比分别达到23%和15%,高于前5年均值(15%和13%)。
二是涌现一批面向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面向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产业方向,聚焦“信息与智能、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和绿色环保、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体现“原创性、前沿性、面向未来产业新方向”特征的成果共114项,占比60%。其中,信息与智能技术领域29项,生物医药技术领域40项,新能源和绿色环保技术领域24项,新材料技术领域21项。
三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在所有738家完成单位中,各类企业共338家,占比46%;国有企业超过半数,共190家,占企业总数的56%。
四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在198项授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中,高校共99家,科研院所34家,高校、科研院所总占比67%。四是中青年是科技创新中坚力量。所有获奖项目共有1856位完成人,50岁以下的有1415人,占比为 76%;45岁以下的有1133人,占比为 61%;35岁以下的有251人,占比为13.5%。35岁以下作为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有1位(宋冰,1990年出生,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自动化系主任,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简介:
科技功臣奖获奖人简介
1、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公司首席科学家,C919大型客机系列总设计师。
2001年任“998工程”航空总设计师,主持飞机研制工作,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使我国该型装备得到跨越式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2008年,任ARJ21飞机总设计师,主持详细设计阶段和总装下线的工程技术工作,实现了我国喷气式支线飞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08年至今,任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以新一代超临界机翼、全电传、飞控系统、集成模块化航电系统和第三代铝锂合金为代表的先进干线飞机研制,突破了多项国外对华出口限制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研制之路,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
2、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丁健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抗肿瘤药物靶向筛选和贴近临床的药效学评价体系,领导研发的15个抗肿瘤候选新药在国内外进入临床研究,其中c-Met抑制剂谷美替尼已经分别在中国和日本获批上市,20个新药完成成果转化。领导团队建立了“四位一体”的肿瘤精准医疗药物转化研究平台,发现了一批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标志物和用药方案,为我国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和药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简介
1、修发贤,教授,复旦大学。从事拓扑狄拉克材料的生长、量子调控以及新型二维原子晶体器件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面向量子科技前沿,提出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缓冲层的新策略,解决拓扑材料砷化镉的生长难题,研制出高质量、晶圆级砷化镉单晶薄膜。构建基于费米弧和体态朗道能级的外尔轨道,解决三维空间量子化难题,在砷化镉中实现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发展非局域输运方式探测手性电子态的新方法,发现砷化镉室温下的手性电子态,奠定了拓扑狄拉克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基础。
2、胡伟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务委员、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红外探测器物理研究2024新澳资料大全免费 ,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面向航天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看不清”、“看不真”难题,提出了局域场调控新思想,建立了时空分辨红外光电表征新方法,发现了长波红外探测器强极化场原位钝化表面暗电流和单极势垒场调控体暗电流新机理,构建了红外双色智能识别新架构,大幅提升长波和双色红外探测器性能,推动我国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跨代发展。
3、曲大辉,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动态化学与智能材料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聚焦动态分子基元设计和组装策略以及高性能动态材料的高效创制等关键问题,发展了新的本征动态性的分子基元并将其分子动态性放大到宏观材料尺度,创新了非共价键、动态共价键以及机械互锁相互作用等多级协同、动态组装策略。利用机械互锁动态基元的结构独特性、动态性,实现了一系列分子机器智能组装材料以及动态时序发光材料的精准创制,开拓了聚硫辛酸动态高分子体系,并率先探索了其在自修复弹性体、高性能粘合剂、化学可回收高分子等材料领域的功能应用。
4、黄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金属有机化学和金属催化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在烃资源高值化和聚烯烃废塑料降解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功发展高活性分子型烷烃脱氢催化剂和脱氢启动烷烃官能团化新策略;实现了聚乙烯废塑料温和可控降解为清洁燃油,为其循环利用提供新途径;开发的数个催化剂被全球知名试剂公司商品化。
5、汤奇荣,教授,中德学院副院长、中德博士生院院长,从事复杂极端使役环境集群无人系统的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针对集群协同运动通用控制框架缺失、群体响应决策慢、信息交互困难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复杂环境下集群建模与协同运动控制方法,发明“向量信息素”信息间接交互机电模块,突破由局部感知全局的协同对抗群智涌现技术。研制多款国产自主可控硬工无人系统,助力我国复杂极端使役环境集群无人系统技术的突破和落地应用。
6、林浩东,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临床医学中心行政主任。从事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临床和科研工作,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2024新奥正版资料免费提供,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
针对神经损伤修复这一医学难题,首创多种新的神经移位手术方法,为下肢不同部位神经损伤修复提供了完整的治疗方案。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作为新的动力神经重建脊髓圆锥损伤患者排尿功能,并修复膀胱传入神经通路重建其感觉功能。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外30余所医院推广应用,明显改善了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排尿功能。
7、李辉,研究员,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从事土壤有机污染危害识别与原位修复机理和技术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面向土壤污染防治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典型污染毒性效应与健康风险表征难题,构建非均质地层污染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开发污染物多相态迁移转化预测模型,创制原位氧化还原功能材料调控技术,实现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原位修复。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全国10个省市,成功实现40个污染场地的环境友好型绿色修复,累计修复污染土壤204万方,修复污染地下水58万方。
8、舒易来,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从事耳鼻咽喉遗传与发育相关疾病研究,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聚焦耳聋机制、防治及临床研究,发现了耳聋基因致病新机制;提出了耳聋基因治疗新策略,研发了耳聋基因治疗药物,主导全球首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纠正了聋哑患儿听力、言语和声源定位能力,为耳聋治疗提供了范式转变,为治疗其他形式的听力损失带来希望,奠定了我国在耳聋基因治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9、张亚林,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上海市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人才、张江杰出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级人工智能训练师新澳门内部一码精准公开 ,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坚持走原始创新技术路线,自研硬件架构和软件平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芯片、板卡、系统、集群等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内容生成、信息安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支撑,极大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为智能算力发展作出了重要技术与产业贡献。
10、张少霆,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慧医疗中心主任及领军科学家(双聘)。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计算机系终身副教授。担任医学图像分析顶会IPMI’25及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26程序委员会主席等职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专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研究创新与场景落地,在行业内率先建立医疗多模态基础模型研发新范式,赋能数十种临床任务,实现产学研商用全流程落地,提出并打造由大模型“智慧中枢”驱动的智慧医院创新样板。研发产品申请全球专利700余件、软件著作50余项、NMPA及CE认证20余张。打造AI赋能的区域影像互联互通新格局,显著推动区域医疗一体化进程。成果落地全国近千家医疗机构,已为数千万人次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简介
艾尔莎·瑞秋曼尼斯(Elsa Reichmanis),女,1953年生,美国理海大学杰出讲席教授,美国化学会前主席,美国工程院主席团理事。先后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雷内·贝尔纳茨(René Bernards),男,1953年生,荷兰癌症研究所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欧洲癌症研究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癌症机理和肿瘤诊疗研究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
岳尔根·约斯特(Jürgen Jost),男,1956年生,德国莱比锡马普数学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数学家,在几何分析及交叉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德国国家科学院、德国缅因茨科学与艺术学院、德国萨克森科学院三院院士。
简-皮埃尔·马乔拉(Jean-Pierre Majoral),男,1941年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配位化学实验室荣誉研究主任、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