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境界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应运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方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理解其中体现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统一的哲学境界。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
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实现综合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生命,汇聚起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强大动力。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赓续古老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纵观人类文明史可见,很多原生或次生的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已中断或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文明之所以文脉悠长、弦歌不辍,是因其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历史长河中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断具象化并丰富发展。以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为参照,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的根由,把握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就会认识到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管家婆的资料一肖中特 ,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通万里、融汇古今,积淀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充盈的文化创造力,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成为体现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在。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在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同时,书写了一部精神上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重焕荣光的历史,使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阐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有的文明内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前提。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体现了党对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道德规范、价值关怀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深远宏阔的文化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体现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使中华文明“贞下起元”,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汇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纲领和主张,致力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2024新奥正版资料免费提供,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原则,秉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顺应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要求,指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强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倡导科学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视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保护承载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更好实现文明薪火相传;明确为什么人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坚持文化发展服务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使人们平等享受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文化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新时代光耀中华的文化篇章。
最后,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了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古今文化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彰显了主体性自觉,使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过去之我、现在之我走向未来之我的历史逻辑,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结晶。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彰显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呈现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归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表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发挥现实的反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亦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向度,实现了以守正为前提的文化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表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文化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实践中转化为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现实的物质力量。文化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文化实践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此目的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根本上体现为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由此获得中国文化性格,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揭示了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独特价值,表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守正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表明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拥抱和贡献世界,展现了内化于中华文明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凝结而成的现代文化形态,表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两个结合”是党实现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层体现。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使“魂脉”和“根脉”相贯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结构性主体,不仅充盈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生命,而且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并彰显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深层次融入马克思主义,成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为其赋予科学理性精神,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文化性格,使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不仅破除了传统和现代相对立的观念桎梏,而且在中西文明交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综合创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上培育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承担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方能以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思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更深沉、更内在的具体实际,且作为具体实际的深层要素彰显其本质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历史实在,中国具体实际根本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然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现实的物质力量。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遵循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在一万年的文化史中持续培育发展的,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包含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对解决当今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必须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转化和发展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实践确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体现为文化观念与时俱进及其转化为文明实体的内在逻辑,而且体现为历史必然。任何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都是流动的活水,都随时代发展而确定流向,其间虽或“九曲十八弯”,但终将“大河向东流”,从中呈现一种历史辩证法。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呈现了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呈现了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领悟其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并作出原理性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要义,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方略,表明我们党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经体系化、学理化而升华为科学理论。用以体立,体在用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实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发挥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这不仅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明体”,而且在实践创造过程中“达用”,从而体用贯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原则高度,成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运用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按照“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的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作为价值指向。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不断实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彰显实体性内容。为此,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开放包容,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开通的丝绸之路闻名遐迩,流传着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以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超越中西文化体用之辨的近代观念束缚,使文明交融会通并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今天,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书写世界文明史的多彩图景。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文化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强调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把握文化发展的本来,赋予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以时代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彰显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由此推陈出新,谱写当代华章,在创新发展中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相对于“第一个结合”侧重于彰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生命力而言,“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生动力。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两个结合”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新闻舆论、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传播等各方面工作,指明了科学路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归纳将传统文明转化为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支撑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好集聚人才和智力资源,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提高人们的品质、体质、智能和潜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明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切实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方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开放式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文化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其“体”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好满足人民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基础性、原则性内容。其“用”体现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出更多与信息化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有机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要深入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要阐明植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吸吮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养分,凝聚着14亿多人民奋斗伟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和创新图景中所彰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使与时偕行的中华文明不断汲取时代精华,积极回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表明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必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塑造中华文明新辉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文化选择,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现代语境。文明是在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中形成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转化的过程体现为人的发展与文化生命力的实践创造。反映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变革与演进,表征文化积极合理的要素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作为中华文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融合而成的新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既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精髓,又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中华民族的实践创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要承担的新的文化使命的核心所在,今天,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来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中华文明是华夏各族文明多元一体汇合而成的,经过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多年来的碰撞与交融,近代以来与工业文明的过渡,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探索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有容乃大的中华文明与古为新,在遭受西方文明冲击的过程中展现了顽强的韧性,赓续血脉并焕发勃勃生机,以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为源,以中华民族的实践创造为本。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人类新文明的内在规定性,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定历史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文明发展的规律。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而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共同缔造的文化生命力,体现了各民族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意识。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五千年来弦歌不辍,反映了人民群众奋斗和探索的生活实景以及浸润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路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色澳门最精准免费资料大全旅游团 ,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通常认为,人类文明史大致经历了文明发展的四次重大变迁。第一次发生在25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人类开始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第二次发生在1万年前,人类从采集食物转向种植,开始农业生产实践。第三次发生在两百多年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发展规模化大生产。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生产和消费阶段,生产生活具有越来越强的智能化特征。文明发展的过程大致体现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的变迁。现代大工业城市不同于以往自然形成的城市,是在商业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进而带来人们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更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从资本逻辑到劳动逻辑的转向,展现了现代化的新路径以及其中内蕴的文化新形态。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形成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体现为生产发展、社会分工、城市兴起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标准,二里头文化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良渚文化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实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继承中华文明的古代传统,也要继承近代传统。哲学家冯契先生指出:“我们有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这是足以自豪和需要批判地加以继承的,但是,构成当代人直接精神背景的,却不是原封不动的古代传统。古代文化中那些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的东西,大多是经过近代历史的筛选,并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形的东西。所以,批判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余年间(主要是二十世纪)形成的近代传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历史文化传承而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持续创造而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伟力,超越资本主义的文化限度,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实践明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创造,符合世界历史走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彰显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括促进新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激发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精神文明、诉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成新的文化生命力的基本结构,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标识性概念,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关键范畴,涵盖了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价值观念、治理体系,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科学素养和精神状态。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价值目的,现代生产之所以推动社会进步,是因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在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本逻辑造成人的发展的单向化乃至于畸形化,使人在劳动中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因而实现现代文明的转型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现代化的基础,精神文明体现了人们在文明实践中所产生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表明了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形成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展现其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与不竭动力的自我意识,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之所以能够在精神上实现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文化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阐明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规定和现实特质,尤其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体性内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文化生命力取精用魂的过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现代激活,而且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我们党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文化形式彰显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努力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破除了“古今中西之争”的观念壁垒,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路开启了体现世界精神的新文明。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新文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创造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因而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着眼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实现文明更新,以自立自信的精神气度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面向未来,反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必要性,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诉求。
今天,我们所深入思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生动力。“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文化支撑,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是历史悠久且富有现实影响力的传播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世界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沿线各国人士津津乐道。启蒙时代以前,一些欧洲哲学家在中国思想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关于道德的世界,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第二个结合”涤除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过时的观念、陈旧的制度、落后的习俗,使之走向现代,使“郁郁乎文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别开生面。
(三)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因而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观念前提。中华文明的实践创造体现了世界视野,体现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不断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着眼于解决时代问题的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要建设符合需要的人类社会,完善其中的文明秩序,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总体性生成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之中。
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性特征,这是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产生的,不同民族的历史性实践都融入了世界体系,普遍交往冲破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在消解往日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传统。西方的现代性反映了资本逻辑的悖谬,造成了一种不平等的世界格局。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世界格局,我们必须具有一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历史视野,使不同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面对共同难题、实现共同发展,由此来解决复杂而深刻的现代性问题。这就需要一种世界主义的发展格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对话意识,使文明的发展促进时代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大历史观审视文明交往的过程,以开放包容的文明观促进对话和合作,并为解决当今全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天,我们要将在遵循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经过百余年创造性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彰显它的实践逻辑,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的贡献。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变化,当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就越强,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要引导人们形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代的思想观念,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经济、动漫文化等都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业态,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媒体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人们开始创造数字文明。同时,我们要深刻理解青年的需要,因为青年是智能时代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体现现代化发展的风向标。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关于现代文明的主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具体化,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内在融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和平发展,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一)秉持文明和谐发展的时代主张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文明的本质与文明和谐发展的规律,强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把握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文明的主体性与对外开放、文明冲突与文明交流等重大关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明观,其中的核心要义是文明和谐论。
文明和谐论是实现融合创新的文明主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强调不同文明在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都是主体性的存在,不同文明主体休戚与共,人类的命运处于相互构成的境遇之中。在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图景中,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完全拒斥其他文化而独立存在,文明冲突与观念碰撞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文化异化的代价,形成文化借鉴与融合的自觉。文明虽然有差异,但是要摒弃“唯我独尊”的心态而实现共存,这种强调包容互惠、开放创新的文明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深刻体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式现代化保持发展的自主性,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己达人、和实生物”的天下情怀,积极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互鉴、合作、共享的方式实现价值共识,为人类开启更美好的文明前景。这种实现融合创新的文明主张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认识到各种文明的价值,使各有千秋的文化相互借鉴而非相互对立。这种主张并非放弃任何文化主体的存在形式,而是激活文化的主体性,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
文明和谐论表明,文明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可见,自轴心时代以来的文化交融是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主线,全球化与现代性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的特征,和谐共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以和谐思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批判西方文明中心论与霸权主义,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技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方能揭示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规律。以和为贵的观念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源远流长,魏晋以来,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各民族文化交融汇通,宋代“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三教融合观念渐趋流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形成了人类文明交往的经验。中华文化素来强调天下和平,比如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强调只有“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才能“天下治”。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交流融合,形成影响深远的华夏文明,“和而不同”不仅是君子人格,而且是文化和谐交往的基本理念。文明和谐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着眼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使人类携手走向共同繁荣的新世界。为此,我们要摆脱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偏见,避免人们陷入原子式个人交往的社交状态,避免文明社会缺乏共同的在场性,努力实现跨文化理解和沟通,探究通向人类未来的全球发展之道。
(二)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当区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地域交往逐渐转化为普遍交往,人类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不同文明程度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强,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文明交流互鉴的程度日益加深。这种由物质生产发展所决定的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世界历史上每个民族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因而从根本上就体现为文明的进步。
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时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只有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文明观念,不断总结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才能把握世界各地“以文化人”的历史进程和“文以载道”的历史经验,审视和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今天,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枢纽。从当今全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来看,因文明冲突而产生的价值分歧令人们深深忧虑,人们日益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利益相互依存,切实摆脱全球危机,形成人类发展的全球共识意义重大。为此,我们要冲破冷战思维、零和思维的束缚,走出仅仅依靠实力决断的丛林法则,消除和弥合各种差异和分歧,摒弃唯我独尊、自我封闭的文化心理,摒弃试图同化和取代其他文化的意识,不要陷入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文化境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们要保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遵循为各国普遍适用的价值理念,实现共同利益,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达成价值共识,在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呵护人类的事业,以体现时代精神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来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形成促进今日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观念。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持续前行。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我们要以增量博弈和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明多样观、文明平等观和文明动力观,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多年文化交往融合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多样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汇聚了发展的动力。面对复杂而深刻的全球性问题,旧的文明秩序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阻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应当从全球视野探究整体性发展思路,给世界和平和发展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形成真正有效的国际合作,进而引领人类文明的未来。
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经验来看,西方文明史上的霸权扩张、文化殖民主义等行径不具有普遍性特征,更不应当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范例。今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新文明观,力图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倡导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与和而不同的方式汇聚全球共识,在合作共赢中化解冲突,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和互利互惠的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方能沟通心灵,增进共识,使在价值上平等的不同文明在交流中形成新的时代活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展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路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文化传统因为交流互鉴而逐渐相通、相近,我们要超越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理解世界文明在交融汇通中和谐共生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今天,世界各国应当基于自身文明传统和现代化经验,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进共识,不断扩大理念的契合点、利益的汇合点,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再生,形成文化合力,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坚定文化主体性与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化学反应,在“结合”中实现了内在要素和结构的深层次重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着眼于社会进步和共同体的发展,既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又以和平、和谐的态度保持开放,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不断实现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了世界历史意识,形成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文化交往时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
中华民族具有实现文明和谐发展的历史自信。今天,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之道,创生不息、革新不止,实现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共生和文化互生,形成共建美好的最大公约数,以公共理性促进社会共识,生发文明的动能,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全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今天,世界局势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的复杂变化,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人类面临的风险是全方位的。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激烈动荡,我们要依据内生力量推动文明进步,聚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的主体性,秉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坚定文化主体性,既要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要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处的精神存在,提炼其中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精神标识,使之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生发内在活力,弘扬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着眼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优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理路,形成文化自主和文化开放并重的文化发展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是文化主体性的生动映现,彰显了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其中也反映了辩证的实践智慧。百余年来,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所形成的天下为公的理念融为一体,彰显了时代精神。
秉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以宽阔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心合意同。要摆脱保守的观念束缚,循天下之公,以包容精神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和谐的理念推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摒弃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明观,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构建一种符合世界各民族需求的文明逻辑,凝聚世界各民族共同价值。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基础之上确立共同价值,有助于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形成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今天,我们要深入解读波澜壮阔的世界文明图谱,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历史已经从经历全球化走向总体全球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呈现了文化全球化的维度。文明和谐论重构了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面向未来的实践探索中呈现普遍性特征,体现出普遍适用的且具有未来指向的理念、经验和原则,以历史主动精神为破解世界现代化难题,为人类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富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文化发展是一幅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深刻阐明文明和谐论的内在价值,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此,我们要在实践探索中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从中升华其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的哲学理据,重建全球发展理念与全球文明进步的合理方案,秉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以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大同的文化境界审视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的现代化问题,批判现代西方文明的误区,塑造崭新的世界文明格局,彰显面向未来的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境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具有文明和谐发展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符合世界历史进程的内在要求,才能优化世界文明交往方式,携手走向共同繁荣的新世界。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新澳天天开奖资料大全,时代资料解释落实_标配版5.235》